1、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HAD-JGI型原油脱水仪的原理、结构、安装、标、脱水步骤、注意事项等 。本标准适用于油田化验室原油样品的脱水作 。
产品分类
必一运动(B-Sports)官方网站相关的文章
品牌 | BW/加拿大 | 产地类别 | 国产 |
---|
原油脱水仪 型号:HAD-JGI
1、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
本标准规定了HAD-JGI型原油脱水仪的原理、结构、安装、标、脱水步骤、注意事项等 。
本标准适用于油田化验室原油样品的脱水作 。
2、原理及方法概要
本标准是采用内加热蒸馏方式 ,行原油脱水 。电加热使原油降粘、油水分离 ,由釜体底开关把水放出 。蒸馏使水和分轻质油汽化经冷凝管冷凝滴入水分接受器中 ,水从接受器下端的开关放出达到脱水之目的 。本方法有三大优点:①脱水速度快;②脱水显示直观;③次脱水净率 。
3、仪器结构
3.1 保温箱:箱内设有固定架、釜体托盘、接油盒 ,箱体左前边有为便于观察的玻璃防护门 ,右前边为电子控制面板 ,面板上装有显示仪表控温元器件 。
为落地式 ,箱体规格860×560×450mm ,外喷塑防护 ,颜色为浅灰色 。
3.2 玻璃仪器分
3.2.1 釜体为梨形 ,上磨口为50#标准口 ,支管50#标准口 ,下为Ф10mm的放水开关 ,内容积为五升规格 。
3.2.2 水分接受器:内磨为24#标准口 ,外磨口为50#标准口 ,放水开关为Ф3mm磨塞 ,内容积标注20ml 。
3.2.3 冷凝管:是支具有上下水接头内外两层的玻璃管 ,外层为直形 ,内层为形 ,长度800mm±50mm ,下端为24#标准口 ,上端为防喷弯管 。
3.3 温控分:油温是由可控硅调节 ,温控仪TDW-2001型控制 ,实现自动恒温 ,为便于观察箱体内安照明灯 。
4、仪器安装
4.1 把电加热管或电热丝固定在釜体内 ,加热管下端要离开釜体1cm以上 。加热管塞子要严密固定在釜体支管上不得漏气 。
4.2 把釜体衬垫放在托盘上 ,再把釜体放在托盘内 ,釜体上垫套放在釜体上锥体位 。然后把托盘垂直平稳牢固的固定在箱体固定架上 。要求釜体上磨口露出箱体上盖板 。
4.3 把玻璃仪器各磨口位涂少许密封油脂使磨口密封和操作灵活 。
4.4 把固定杆垂直固定在保温箱的后箱板上 ,然后把能夹固定在固定杆的适当位置上 ,以便固定冷凝管 。
4.5 把水分接受器、冷凝管依次装在釜体上 ,并把冷凝管用能夹固定在固定杆上 ,松紧要适度 。冷凝管端有个防喷弯管 ,要求连接根橡皮管并导入个溶器内 ,以防冲馏接油用 。
4.6接通上下水管线 。
4.7把油温传感器紧贴釜体外壁插入衬垫内 。
4.8 把电源线插头插在电源插座内(电源插座位于左侧板后下方) ,接触要良好 。
4.9 把接油盒放在釜体下方的箱板上 ,以防原油外漏污染箱体 。
5、标
5.1 电源电压交220V 50HZ 。
5.2 电加热管率800W±10% 。
5.3 照明灯率40W 。
5.4 釜体内容积5L ,水分接受器20ml ,形冷凝管长度800mm±50mm 。
5.5 脱水速度:蒸馏法般原油样品均可在60分钟内脱水至残余水0.03%以下 。
注:从冷凝管下口滴*滴液体开始 ,到釜体上和水分接受器内壁无水珠 ,油中无响声止 。如果用内加热蒸馏 ,原油密度<0.90 。1.5-2小时 ,>0.9般要2-3小时 。
5.6脱净率:残余水≤0.03% ,次达标率95%以上 。
6、脱水步骤
6.1 原油样品经过加热熔化 ,如果油样内有杂物过滤以免堵塞放水开关 。否则把熔化好的油样转移到脱水釜内其体积不过釜体内容积的2/3 ,少纯油不得少于300ml ,防止电加热管干烧而损坏 。
6.2 依次装好水分接受器和冷凝管 ,接通水源 ,接通电源线 。
6.3 升温调节电位器左旋到头 ,然后按绿键启动仪器 ,绿灯亮 ,根据油样的轻重 ,给定温度值 ,其值由温控仪设定温度旋钮给定 。
调节电位器使油样升温 ,但开始电压不能调的太 ,升温不宜太快 ,别是油样内气泡较多时更应别注意 ,用调节电压来控制气泡上溢度 ,不要溢出上磨口 ,否则影响分析质量等无气泡上溢时 ,可逐渐适当的调电压 ,加快脱水速度 。在脱水过程中 ,要适时的通过釜体下和水分接受器下的开关放水(注:水分接受器内的轻质油不得放出) 。
6.4 待脱水釜体上和水分接受器内壁无水珠 ,油内无响声时 ,即告脱水结束 ,把电压调到零 ,使油样降温 ,等降到合适的温度 ,油动性较好时 ,把釜体底沉降分离的水放出 ,再把水分接受器中的水放出 ,把轻质油倒回油样中混匀 ,然后把油样放入个干净的溶器内待分析其它项目用 。
7、清洗釜体
放出油样后 ,要及时用汽油由上磨口冲洗釜体内壁3-4次即可洗净 ,把釜体洗净后 ,釜体下的开关打开 ,残余的汽油放干净即可装下个油样 。
8、注意事项
8.1 玻璃仪器 ,心操作以免损坏 。
8.2 开始升温不易太快 ,以免气泡上溢过轻质油损失或因釜体局受热过快而烧坏 。
8.3 仪器外壳良好的接地 ,以防漏电 。
下一篇HAD-211涂层测厚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