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工业冷却水系统管理中 ,准确测定水中的黏泥含量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、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步骤 。黏泥不仅会降低热交换效率 ,还可能引起管道堵塞和设备腐蚀 。因此 ,正确使用黏泥含量测定装置对于获取可靠数据至关重要 。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正确操作
黏泥含量测定装置 ,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操作技巧 。

一、样品采集
1、选择合适的采样点
为了获得具代表性的样品 ,应选择远离搅拌器、泵出口等湍流区域的位置进行采样 。理想情况下 ,应在水流较为平稳的地方取样 。如果系统中有多个回路 ,则需分别从每个回路中取样 ,以便了解整个系统的状况 。
2、正确的采样方法
使用预先清洁过的取样瓶 ,缓慢打开阀门让水流进入瓶子 ,直到装满约四分之三容量为止 。注意不要让空气混入样品中 。关闭阀门后立即盖紧瓶盖 ,标记好采样日期、时间和位置信息 。
二、样品预处理
1、过滤处理
将采集到的水样通过适当孔径的滤纸或过滤器进行初步过滤 ,去除较大的颗粒杂质 。这一步骤有助于提高后续分析的精度 。注意记录过滤前后水样的体积变化 ,这对计算黏泥含量非常重要 。
2、沉淀分离
对于含有较多悬浮物的样品 ,可以采用静置沉淀的方法进一步分离出黏泥成分 。通常需要静置数小时甚至过夜 ,待大部分固体物质沉降到容器底部后再小心倒掉上层清液 。
三、定量分析
将分离出来的黏泥转移至已知重量的称量皿中 ,在恒温干燥箱内烘干至恒重(一般设定温度为105°C左右) 。此过程可能需要数小时 ,期间需定期称重直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。记录干燥后的黏泥重量 ,并据此计算其占原水样的比例 。